“将公开听证会直接开到整改现场,这种形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检察机关维护特殊群体权益的力度和温度,受损的公共利益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修复。希望公益诉讼‘回头看’与现场公开听证能常态化结合,进一步提升公共利益保护的质效。”参与现场听证的人民监督员向办案检察官表达了肯定。日前,七里河区检察院采用“巡回+听证”工作模式,对此前办理的1件妇女权益损害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整改效果开展现场评估听证,邀请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共同参与,确保受损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修复,推动母婴护理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母婴护理机构(俗称“月子中心”)的规范运营,直接关系到母婴健康安全、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行业的良性竞争与可持续发展。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详细介绍了案件情况:七里河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辖区内部分母婴护理机构存在虚假宣传、营业执照未按规定公示、登记经营场所与实际经营场所不符、食品从业人员未严格落实健康管理制度、成品食品未按规定留样、食品加工区域环境脏乱等突出问题,不仅侵害了产妇、婴儿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七里河区检察院依法立案审查后,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切实履行对母婴护理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完成了整改并书面回复了检察建议落实情况。
“通过‘培训+约谈’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经营者合规经营意识。同时,对母婴护理机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了集中专项整治,建立了常态化巡查监管机制从源头预防违规经营风险。经过监管整治,检察建议指出的所有公益损害问题均已责令整改。” 行政机关代表在听证现场对整改措施与成效进行了详细汇报。
随后,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听证员对照整改清单,实地查看了相关母婴护理机构的经营场所、证照公示、食品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关键环节的整改情况。经过细致核查,听证员们一致确认,受损的社会公共利益已得到全面、及时、有效的修复。
“这种深入整改现场的公开听证,以公开透明促进行政执法公正,切实提升了公益诉讼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参与听证的政协委员表示,希望检察机关持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行政机关也应不断强化日常监管力度,双方形成合力,共同解决侵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听证会后,七里河区检察院综合各方听证意见及现场评估结论,依法确认受损社会公共利益已有效修复,决定对该案作终结审查处理。此次“巡回+听证”的实践,为公益诉讼“后半篇文章”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